【資料圖】
入春以來,親近自然、小出行半徑、強調美學價值的露營經濟在南通掀起一陣潮流。從“圍爐煮茶”到“露營周邊”,上中下游的消費場景不斷更新。小紅書上近5000篇的本地筆記昭示著露營在南通正從小眾走向大眾,露營經濟像一塊正被做大的蛋糕,由市民共創共享。(4月24日《江海晚報》)
不斷涌現的“帳篷大軍”,直接帶火了露營經濟。然而,露營經濟火爆的同時,也應看到露營經濟“根基”并不牢固,存在著露營地基礎建設滯后、服務產品單一、垃圾處理、衛生間修建、明火燒烤等諸多問題,此外戶外防護、應急管理、野外生存能力的用戶培育等還不成熟,容易引發安全問題。如何讓熱得快的露營經濟熱得久,持續“出圈”帶來高頻復客率,既是現實問題,也是當務之急。
筆者以為,推動露營經濟的發展,除了要有相應的政策支持,相關配套服務也亟待跟上。首先,要做好規劃,可以集中規劃建設露營場地,結合當地自然、人文特色,建設不同主題的露營場地,提供豐富多彩、參與性和互動性強的旅游產品,吸引不同興趣的消費人群,避免露營經濟單一化、同質化發展。其次,要找好定位,探索實施“露營+”發展模式,推出更多有特色的美食、文化、旅游和娛樂服務,為不同露營需求的人群提供更精細、更高質量的產品。此外,要注重配套服務,露營是一項戶外活動,不僅要有合適的場地,還要完善交通、住宿、餐飲、醫療救護等相關配套設施與公共服務,提高消費者的體驗感,盡可能讓露營者不虛此行?!鮿⒂韬?/P>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