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減產為何拯救不了硫磺? 快報

2023-04-28 22:05:54       來源:忘川的碼與農

硫磺主要是天然氣和石油加工的副產品, 供應量不會隨著硫磺價格的變動增加或減少,也就是說硫磺的供應是剛性的,對需求沒有響應。


(資料圖)

2019年 ,全球硫磺開始步入熊市。

2020年 ,全球爆發了疫情,石油需求銳減,油價暴跌,甚至一度出現負油價。 從2020年5月份開始,OPEC+宣布大規模減產(日產減少1千萬桶),硫磺產量急劇下降,從而開啟了硫磺的一輪大牛市,并在去年6月份前后達到了2008年以來的新高。 隨后,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價格從近 4000元/噸跌到了1000元/噸以內 ,貿易商和磷肥企業損失慘重。經歷了暴跌后,硫磺價格反彈,并一度回到1300元/噸以上的價格。 近期硫磺價格再次跌破1000元/噸,鎮江港硫磺價格跌到了略高于900元/噸。

去年10月份和今年4月份 ,OPEC+分別宣布減產200萬桶/天和160萬桶/天,累積減產幅度達360萬桶/天,這次OPEC+能帶動硫磺價格反彈嗎? 如果簡單套用2020年以來的經驗,答案當然是能!如果進行細致的分析,答案是不能!

2020年,在油價過低的情況下,不僅OPEC+減產,而且其它國家的石油產量也出現了下降(OPEC+的產量僅占全球石油產量的30%左右),因此2020年全球石油的減產幅度遠大于OPEC+的1千萬桶/天。去年10月份以來,OPEC+的減產決定是為了維持高油價,而油價越高,會刺激其它非OPEC+的產量增加。這就是為什么本輪OPEC+減產不能帶來硫磺價格反彈的原因之一: OPEC+減產,其它國家增產,全球原油的產量總體是增加的,副產硫磺總量還是增加的。

今年國際能源署預測的石油需求量達1.01億桶/天以上,比疫情前的2019年多出近300萬桶/天,而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下降到了不足9200萬桶/天。

還有一個硫磺增產的重大事件: 2020年1月1日,國際海事組織(IMO)啟動限制令,全球船舶硫排放限制從此前的3.5%降為0.5 %。 按照海運燃料油年消耗3億噸估算,全部采用低硫燃料油帶來的硫磺年供應量增長高達近一千萬噸,進一步加大了硫磺的供應(實際增幅可能遠低于這個數,因為部分船舶加裝了脫硫設備)。

國內的硫磺主要用來生產硫酸,硫磺酸占比在45%左右,冶煉酸占比在38%左右。中國第一季度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增長9%, 意味著冶煉酸大幅增長,擠壓了硫磺酸的市場空間。

今年第一季度國內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加工原油17926萬噸,同比增長5.2% ; 生產天然氣59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5% 。 國內石油加工和天然氣副產硫磺產量同比增長在5%左右。

全球硫磺產量大幅增長,國內自給率提高,在需求沒有爆發式增長的情況下,硫磺必然供大于求,價格下行。

以上也是筆者在《2023年宏觀形勢和化肥價格走勢預測》中作出的分析(因為是收費的報告,內容并不被普遍知曉),在2022年12月份30號發表的十大預測中僅給出了結論:硫磺價格可能會降到500元/噸。 目前看,筆者判斷的趨勢完全正確,但是否會跌到500元/噸還有待觀察。

在此,也感謝當初付費的讀者,筆者努力做到您的付出物有所值!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