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新要聞】重要突破!鹽城大豐發現一處鹽業遺址

2023-06-22 20:57:4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資料圖)

近日,在鹽城市大豐區后北團遺址,宋代至清代文物相繼出土,考古發掘項目取得重要突破。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此次后北團遺址發掘項目,為研究大豐地區宋代以來鹽業發展史提供了重要佐證資料。

后北團遺址位于大豐區西團鎮后北團村西。該遺址在2021年因土地承包者平整土地發現,考古學家根據地表散落的陶瓷片,結合大面積的草木灰分布,以及文獻資料記載,推斷為一處宋代至明清時期的鹽業遺址。

后北團遺址的范圍大約15萬平方米,土地平整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已平整面積近8.5萬平方米,陶瓷片和草木灰等遺物、遺跡在全區域內均有分布,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

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陳剛告訴記者:“去年下半年,考古隊進行調查勘探,把大豐后北團遺址的范圍進行了廓清,發現了宋代到清代的一個遺址。從今年的1月份到6月份,我們在現場進行考古發掘。”

陳剛介紹:“從最下面的考古發掘來看,后北團遺址最早的時代到宋代,在底層的文化層當中,明確出土宋代文物,在這個揭示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了宋代、明代包括清代的一些遺跡,如房址、灶坑,包括一些灰溝,這些遺物、遺跡生動復原了大豐地區宋代到清代的鹽業生活狀態。這個探方所在地,應該是當時鹽業聚落當中生產生活的一個區域。”

據悉,大豐曾是重要的鹽業生產地和鹽業集散地。史料表明,大豐煮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前,到了南北朝時期大豐已是鹽運咽喉、經濟重鎮,為淮北海鹽集散中心。

“未來,我們也會擴大調查范圍,配合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蘇鹽業考古的課題,來更好地做好大豐地區鹽業考古的研究。”陳剛表示。

大豐區博物館黨支部書記、館長蔣玉平說:“我們也將繼續配合大豐鹽業遺址考古項目,組織公共考古活動,宣傳展示好鹽業遺址挖掘成果。”

(通訊員供圖)

(校對 張靜超)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