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志鋒 通訊員 李雙紅
【資料圖】
去年4月,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寧遠村、中牌村的43戶村民,因土地流轉與承租人發生矛盾糾紛,致使510余畝土地無法按時春耕。鎮、村兩級組織多次調解未果,遂向“法官聯系點”尋求幫助。聯系點法官趕赴糾紛發生地,對雙方進行耐心釋法說理,承租人與43戶村民重新簽訂土地租賃合同,矛盾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據介紹,金昌中院近年來在全市設立179個“法官聯系點”,覆蓋了轄區所有鄉村、社區及部分企業、商會,將多元解紛的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探索出了一條審判工作和群眾路線相結合、司法職責與社會職責共擔、執法辦案與綜合治理相結合的訴源治理新路徑。
多元解紛 夯實市域治理基礎
2022年,民勤商會、江蘇商會先后增設“法官聯系點”。至此,全市179個“法官聯系點”覆蓋了轄區所有鄉村、社區及部分企業、商會,聯系法官緊密對接聯系點,常態化開展上門服務、教育引導、法治宣傳、巡回審判、司法確認、定分止爭“六大職責”,將多元解紛的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據統計,2022年法官聯系點化解矛盾糾紛981件,排查重大風險隱患36件。建立多元解紛對接平臺,與工會、銀保監局等部門開展聯動化解矛盾糾紛,全市法院均構建了類型化“勞動爭議調解室”“金融糾紛調解室”,聘請10名具備金融工作經驗的人員作為全市金融糾紛特邀調解員,形成訴源治理工作由法院“單兵作戰”向社會“融合發力”的轉變。
截至2022年底,全市法院調解平臺入駐調解組織48個,調解員111人,2022年新收民商事訴前調解案件4058件,調解成功3756件,調解成功率96.92%。
多措并舉 打好市域治理“組合拳”
金昌市兩級法院開展“分流+調解+速裁+快審”機制改革,實現了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促使更多的民事案件庭審程序外化解。2022年,全市法院71.69%的一審民事、行政案件通過速裁快審方式審理,簡易程序適用率77.05%、調撤率47.55%、一審服判息訴率88.75%。
全市法院常態化長效化開展“訪企業、提建議、促發展”活動,提高企業防范化解法律風險的能力。統籌安排干警進行巡回辦案、普法宣傳等工作,尤其是針對養老詐騙、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易發多發案件,組織資深法官深入鄉村社區以案說法,提高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選派優秀法院干警擔任轄區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定期對學生開展法治教育。法院干警與轄區村社書記“一對一”結對,開通微信聯系工作群,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當地。
關口前移 砌牢端口把控“防火墻”
據介紹,金昌兩級法院堅持方便群眾、服務群眾,立足地域矛盾糾紛特點,把源頭治理、無訟無訪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助推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健全法官聯系村社微信群、基層法庭網上服務平臺,全方位提供網上立案、指導調解、糾紛化解等服務。推動“無訟村”“無訟社區”創建,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永昌縣新城子鎮農林場村、金川區雙灣鎮龍寨村多年無訟無訪,成為典型的“無訟村”。
金川區法院針對物業糾紛數量大、化解難的問題,專題向黨委、人大等匯報,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化解方案,既規范了物業公司提升物業服務質量,又促使4000余名業主主動履行交費義務,從源頭上化解了大量糾紛。
金昌市兩級法院堅持“社會調解在先、法院訴訟斷后”原則,切實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動糾紛處理模式從事后處理向源頭防控轉變。真心真情解決人民群眾法律上的急難愁盼,化解基層社會矛盾,努力實現百姓和順、城市和美、社會和諧。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