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建議G7制裁中國,但要承擔2300億損失,還只是保守估計|速讀

2023-06-27 11:03:16       來源:騰訊網

布林肯訪華期間提到了臺灣問題,立場讓中國人無法接受,緊接著美國智庫發布了一份報告,建議G7聯手制裁中國,但同時他們也警告,中國的反制能讓G7直接損失330億美元(約2368.8億人民幣),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布林肯訪華期間,表示美國一直堅持一中原則,但也要“確保臺灣有自衛的能力”。外交部則強調,美國對于一中政策的定語用的越來越長,包括所謂的“對臺六項保證”、“與臺灣關系法”,但這都是在篡改政治承諾,中方堅決反對、不予承認。


(資料圖)

這意味著,美國不打算放棄在臺灣的布局,并且會對兩岸統一進程加以阻撓。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發布了一份報告,認為臺海局勢已經升級,出招讓G7集團利用金融制裁、出口管制等手段打擊中國,其實也都是對付俄羅斯的老一套。這家智庫建議重點打擊中國的化工、電子、航空業等領域,這些行業涉及4500萬名從業者,年收入在6.7萬億美元以上,尤其像電子業的制裁已經開始了。

報告里簡單舉了個例子,認為切斷關鍵的航空零部件和技術,將嚴重打擊中國的旅游業和商業航空制造業。其實真正想說的是,美國可以限制為中國商飛C919提供發動機。

美國只將臺灣視為牽制中國大陸的工具,隨時準備棄臺

其實早在2020年,美國就開始考慮,阻止通用電氣為C919供應發動機,理由是怕中方進行逆向工程仿制,損害美國的商業利益。此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作為C919的主要供應商,旗下多家子公司被美國列為軍事最終用戶。這意味著出口商如果沒有拿到許可證,不能對這些實體出口某些物品。

C919已經在今年成功實現了商業首飛,國內外都認可,它將對波音和空客兩大壟斷商的地位發起挑戰,盡管這個挑戰的規模目前并不大,但非常值得期待。目前C919的訂單已經將近1200單,預計年產能將在5年內實現至少150架。我們的大飛機,畢竟還有一些核心零件是跟外企合資實現供應的,美國如果真的寧肯違約也要斷供,確實會影響C919的生產和交付進度。

C919開啟常態化商業運營

全球公認,中國將是未來最大的單一航空市場,到2041年的時候,中國飛機的乘客數量會擴大超過2倍,將獨占全球20%的新飛機訂單(首爾新聞數據)。這種巨大的市場,是中國反制的底氣之一。另一方面,中國也在研究自己的發動機,長江CJ1000A發動機已經進行了升空測試,替換掉美國發動機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一些理性的美國人也清楚,叫停對中國飛機的零件供應是下策。美國智庫的報告指出,如果切斷對中國的供應,這將讓G7集團直接承受22億美元(約157.9億人民幣)的出口損失。如果中國發起反制,G7的損失將直線飆升到330億美元(約2368.8億人民幣)。

美國智庫的這份報告,強調要G7作為一個整體,對中國發起制裁,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獨自發起制裁的力量不夠,而獨自承擔反制的代價又太大。但G7集團中,并不是所有成員都支持制裁中國,像德國、法國都更主張,對中國采取務實合作的措施,這也成了美國在協調對華政策時的困難。

此外,俄烏沖突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發起的制裁,跟他們預想的方向不太一樣。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進行到第11輪了,這么長時間下來,俄羅斯已經開始適應形勢,找到了轉移貿易的方向和渠道。今年4月,俄羅斯的GDP同比增長3.3%(央視新聞數據),通脹和失業率都降到了歷史低點。

中國的經濟體量遠在俄羅斯之上,跟西方國家的經濟聯系更緊密。這意味著如果制裁不能短平快地對中國生效,那么就達不到最初的制裁目標。但要想短期內迅速見效,美國又統一不了歐洲國家的決策,隨著中國的經濟體量越來越大,美國想要統一這些國家的對華政策會越來越難。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