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古橋風貌 房山區全力推進文物搶險修繕

2023-08-23 19:10:15       來源:大美房山


(相關資料圖)

房山區琉璃河大橋是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七下八上”期間(7月16日至8月15日),房山區遭受強暴雨極端天氣襲擊,自然災害對全區文物保護工作造成巨大沖擊,其中琉璃河大橋因遭水浸泡而出現多處損壞。災后,房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災后文物搶險修繕工作,區委主要領導走訪琉璃河大橋搶險現場,部署全區文物修繕推進工作,目前琉璃河大橋橋體及橋下河面的清理工作已經完成。

房山區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護科、文物利用科負責人游大海介紹,由于先前琉璃河大橋受洪水影響較大,經過全面勘察后,在房山區的統籌部署下,文化和旅游局、水務局、園林綠化局、琉璃河鎮等相關部門協同推進,以最短時間、最高效率完成周邊河面、橋下分水墩和橋體周邊駁岸垃圾、淤泥等雜物清理工作。

琉璃河大橋災后清理前

琉璃河大橋災后清理后

截至目前,大橋已完成受損情況全面勘察和初步搶險修繕設計方案編制,將采用人工修繕傳統工藝搶險施工,確保文物本體安全和風貌恢復。初步具備搶險修繕施工基礎,待相關方案通過國家文物局專家評審和審批后開展搶險修繕,早日恢復“琉璃河上看鴛鴦”的古橋舊貌。

工作人員在橋上開展施工

據了解,災情過后房山區委區政府緊密部署,科學有序推進全區文物搶險修繕和活化利用工作。為此,房山區建立了文保搶險修繕項目保障專員機制,在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專家團隊指導下,與全市文物保護和修繕專業團隊主動對接、提前介入,對轄區內社會關注度高、群眾關切、業界聚焦的重點文保搶險修繕項目開展“同步勘察、同步評估、同步設計、同步排險”。

目前,全區受暴雨洪災影響的文物點位已全面開展修繕工作,下一步,房山區將繼續與國家、市級專家團隊緊密配合,切實將對琉璃河大橋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搶險修繕融入區域發展和群眾日常生活當中,以文物活化利用匯聚文化力量,助力全區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