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國進入平臺經濟常態化監管階段,法律底線與政策紅線已明確,平臺企業野蠻生長已成過去。
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現在最受矚目的藍領工人招聘網站,不是19年前就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前程無憂,也不是創辦近30年的智聯招聘,而是2022年初成立的快聘。這個脫胎于短視頻平臺快手旗下藍領招聘業務的產品,在過去一年,月活用戶達2.5億人次,全年帶崗直播場次超500萬,提供崗位的企業總數已達24萬家。
據了解,目前快聘的單日投遞簡歷數突破50萬份,這一數據,與行業專家推算的招聘行業頭部平臺現在日均主動投遞次數50 ~ 60 萬相距不遠。達成這一規模,頭部平臺運營時間長達十幾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而快聘僅用 8 個多月。這個對比,向我們直觀展示了平臺流量的威力。
早先,人們通過本地的職業介紹所、雇主張貼的招工啟事找工作,所影響的人群,是能通過物理距離的跨度來判斷其可擴張性。后來有了專業的招聘網站,找工作的人上網站瀏覽,所影響的人群,取決于招聘網站能吸引多少人來到其網站。而今,一個月活6億的短視頻平臺,悄無聲息就把這事順便給做了。
快聘的異軍突起,一方面在于他找準了藍領工人職業匹配的剛性需求,找工難與用工荒長時間并存,對藍領工人來說,信息渠道狹窄,主要依靠勞務層層轉包、工友或老鄉介紹、線下試工等渠道,而對企業來說,上述渠道能夠對接的人是有限的,成本高、效率低,信息的不對稱還可能造成員工流動性極大。顯然,這是一個需要被數字化重塑的領域。另一方面,快手的用戶中藍領基數龐大,平臺用戶生態與中國藍領生態高度融合,導致快手比其他的互聯網巨頭更有底氣來做這件事。當然,這些都只是基礎,在找到了真實需求后,如何解決需求,真正跑通這一塊業務,需求匹配、簡歷投遞、電話溝通、線下入職等等環節,需要公司方方面面的努力。
快聘的強勢進軍,無疑對現有的招聘行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同時也為求職者提供了全新的選擇和機會,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效率,打破原有行業格局,激活市場競爭。當前平臺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關鍵節點,平臺企業從增量擴張到存量挖潛,精耕細作之下,機會多多。
抖音發力本地業務,支付寶做起了直播電商……眼下,沉寂了幾年的各互聯網頭部平臺,似乎又煥發了新的雄心,紛紛跨界,跑馬圈地,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理論上,這些平臺手擁海量流量,只要他們能精準挖掘剛需,幾乎可以無往不利。但從現實來看,相比于前幾年的無序擴張,平臺們已經擯棄了過去粗放式老路,目前平臺企業跨界發展,不再盲目追“風口”,不再不計成本補貼,更多是從拓寬自身營利模式、構建閉環產品生態鏈等方面入手,更加注重高質量做強做大。
我國進入平臺經濟常態化監管階段,法律底線與政策紅線已明確,平臺企業野蠻生長已成過去。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可以看到,這種向好發展的新氣象正在慢慢發生。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