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丨影視劇聯動非遺成熱門

2023-06-18 01:51:51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資料圖片)

【視線】

影視劇聯動非遺成熱門(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蘇墨

《后浪》中的中醫診法、針灸;《玉樓春》里的顧繡、花絲鑲嵌制作技藝;《月里青山淡如畫》里的蘇州評彈、桃花塢木版年畫;《傳家》中的蘇繡、海派旗袍……近來,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中融入了非遺元素。絢麗多彩的非遺賦予了影視劇濃厚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涵,讓傳統文化在傳承中歷久彌新。

《后浪》呈現了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中醫診法、針灸、中醫正骨療法、中醫養生等多種中醫藥非遺,成為觀眾學習了解傳統文化的窗口。中醫藥文化與二十四節氣密不可分。為了讓年輕觀眾更好地了解中醫藥文化,劇中還創新設計,融入了國家級非遺項目農歷二十四節氣作為轉場空鏡,每個節氣都選取了有代表性的習俗、花草動物、美食等元素,構成節氣畫卷。“看了之后,我棄用了轉椅,多年的腰背痛終于找到了原因。”觀眾小郭告訴記者,彈幕上都是網友們記下的中醫筆記,“這部劇帶貨能力真強”。

此前播出的文物修復題材劇集《昔有琉璃瓦》《月里青山淡如畫》,也是圍繞非遺傳承展開敘事。主人公分別是承接非遺技藝的文物修復師和古玩修復師,劇中通過大量考究的專業細節,展現出文物修復師們對文物和歷史的溫情,呈現出傳統文化的色彩之美、篆刻之美、書畫之美,讓觀眾看到傳統文化不一樣的打開方式。還有《玉樓春》里的顧繡、花絲鑲嵌制作技藝;《傳家》里的蘇繡、珠繡、顧繡、海派旗袍等,則通過非遺彰顯出東方女性之美。

優酷副總裁謝穎認為,影視與非遺聯動,根本上還是要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通過影視作品的影響力帶動非遺破圈,讓更多劇中同款成為年輕人手中的“爆款”。“這就要求我們從創作伊始就要調研非遺的歷史、現狀,捕獲非遺精髓,針對性地將非遺元素融入劇情,以及如何輔助人物性格、推動整個劇情發展,這些問題都要想明白,避免不恰當的處理。”

影視劇講好非遺故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既是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創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影視劇通過自身藝術特色將傳統文化和非遺通過二次創作、藝術化呈現,讓千百年的文化煥新,搭建起非遺與觀眾之間的橋梁,守護非遺、傳承非遺,現階段還只是一個開始,尚有很大空間可以探索、提升。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