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全國首個健康氣象服務研究基地落戶磐安 跟著“氣象”去養生

2023-04-26 05:52:52       來源:錢江晚報

可一化 攝

這幾天,中國氣象局健康氣象首席專家柳艷香一行都在“山城”磐安體驗“生態大縣,天然氧吧”的獨特魅力,“空氣確實好,磐安的氣象+醫養相關研究也比較超前,我們很有興趣開展合作。”


(資料圖)

柳艷香口中的合作,即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與磐安縣氣象局共同打造的全國首個“健康氣象服務研究基地”。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基地主要研究的就是氣象+健康醫養。這意味著是學氣象的要了解醫學知識,學公共衛生的得要學氣象。

未來的合作中,雙方會開展人群流行病學和氣候學實驗研究,掌握天氣變化、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氣象敏感性疾病與氣象環境的關系研究,建立暴露反應關系,研發預報預警模型。一旦天氣發生劇烈變化,一些患者會提前收到風險提醒。

事實上,柳艷香自2002年開始,即帶領團隊開展了針對28種氣象敏感性基礎疾病的研究,包括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關節炎等,研究其高發頻發規律與氣候條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而在磐安,相關的實驗早已進行。2021年4月23日,由磐安縣氣象局牽頭,磐安縣人民醫院醫共體和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聯合推出了全國首家氣象醫養中心,選址大盤山。在此基礎上,三方合作,聯合開展氣象敏感性疾病與氣象關系的關系、高血壓與氣象條件相關研究等,并推出系列氣象服務產品,全面開展高血壓等慢性病的調養和風險防控。

可一化 攝

去年7月,磐安還招募了10名患有高血壓等氣象敏感性基礎疾病的60歲以上的志愿者,在磐安縣大盤山醫養中心接受了為期20天的體驗式醫養服務。

“實驗對象要求來之前2周及體驗期間沒有患感冒、胃腸炎等各種急性疾病,不能有腫瘤、嚴重心肺肝腎腦等疾病史,3個月內有急性心梗、半年內有腦血管意外、嚴重創傷或大手術等也排除在外。體驗期間,通過每日的健康監測,研究團隊記錄了志愿者的88項健康指標前后對比,發現志愿者孤獨、焦慮情況明顯好轉,睡眠質量明顯提高,身體疲乏感減輕,食欲良好,二便通暢。尤其是高血壓,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血鈉干預后濃度比干預前有統計學意義的下降。”磐安縣氣象臺臺長杜金杉介紹,88項指標中,有61項指標趨好,14項指標恢復正常。這給“氣象+醫養”的實踐提供了實證支撐。

作為國家生態示范縣和千年藥鄉,磐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藥膳基礎研究也為開展健康醫養服務提供了有利條件,而隨著氣象科技的開發和加入,成為醫養資源開發的新的重要催化劑,“氣象+鄉村慢生活+中醫藥健康養生”的主體業態逐步形成。

磐安縣氣象局局長劉學華介紹,未來基地還將聯合申請研究項目,聯合攻關,發布研究成果白皮書,為各級政府和相關用戶的公共衛生氣象服務和決策提供科學證據、信息咨詢和技術服務,并有效預防和減輕不良天氣氣候和環境條件對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更好地服務民生。“希望能有更多省內外老百姓來磐安體驗‘跟著氣象來養生’的療養新模式。”劉學華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