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一檔一策 筑牢安全防線
安徽探索以精準監管全面提升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有效性
□ 周 霖 本報記者 李 輝
(資料圖)
近年來,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在率先建立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分類監管新機制基礎上,探索開展食品生產“一企一策”精準監管制度措施,提升了食品生產監管有效性。
該局對食品生產企業實施生產許可分類提示管理,通過大數據在審批許可系統中對申請人實施不同顏色標簽提示管理:紅色標簽代表申請人存在依法不得申請食品生產許可、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管理工作或者擔任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被人民法院判決禁止從事食品生產活動等情形;黃色標簽代表申請人存在監督抽檢不合格、被市場監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被有關部門列為嚴重失信主體、被市場監管部門列為不再適用市場監管領域告知承諾的方式審批等情形。審批人員在受理申請時,點擊彈出的顏色標簽即可顯示申請人受到禁業或者處罰的違法事實、抽檢不合格詳情等信息,并采取相應的審查措施。截至目前,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分類提示功能的幫助下,對有禁業情形的不予受理許可申請46家,對有抽檢不合格、行政處罰等情形的從嚴審批110家,有效提升了食品生產許可工作質量。
實現“一企一檔”,精準建立風險清單。安徽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成立食品生產安全風險防控組織,統一協調指揮轄區食品生產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突出食品生產過程中“兩超一非”,摻雜使假,重金屬污染、微生物超標等問題,按照不同食品類別,分別編制風險隱患清單并集結成冊,動態更新?!耙黄笠粰n”建立數字化風險隱患清單,在食品綜合監管平臺企業名下自動、實時、詳細列出食品生產許可檔案、監督檢查情況、企業自查情況等相關信息,對企業監督檢查問題、抽檢不合格信息、行政處罰信息、食品安全風險提示信息等進行集中展示,使監管人員準確、及時掌握企業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情況,提高監管的針對性。
按照“一企一策”,精準實施監督檢查。一是因企確定檢查方式和內容。監督檢查人員根據食品綜合監管平臺企業名下檔案信息、風險提示信息等,事先確定監督檢查應當重點關注的項目和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檢查。二是創新實施“監檢結合”。發揮監督檢查、稽查、抽檢等部門協同作用,根據工作需要,在檢查的同時對原料、輔料、食品添加劑、半成品、成品等實施抽樣檢驗。三是問題發現解決閉環管理。對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錄入監管平臺進行問題掛賬,企業整改完成后應當提交書面整改報告,逐項說明整改措施和整改結果,負責監督檢查的部門對整改報告進行審核,必要時現場審核,整改報告上傳至監管平臺對問題進行銷賬。
安徽省三級市場監管局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直接下沉到“基層一線、生產現場”,堅持問題導向,對查找出的問題發出工作提示,要求轄區監管部門在監督企業整改的同時舉一反三,對同類企業、類似問題進行監督檢查,對以往檢查中存在的不細不實的漏洞,及時查缺補漏。監管部門對企業風險隱患清單和精準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的風險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找出共性問題,由點及面形成轄區重點區域、重點產品風險隱患清單,開展集中整治。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還制定全省統一的監督檢查表格和監督檢查指導手冊,詳細列出檢查依據、檢查內容、評分標準、法律責任等,將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內容,規范監督檢查工作。突出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食品生產監督檢查要點等內容,開展食品監管人員能力培訓,不斷提升監管人員對風險隱患的敏感性和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的能力。對企業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等開展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培訓考核。
實施風險分級分類精準監管后,安徽省食品生產企業每年日常監督檢查的規定次數由16681次降低為8369次,現場檢查問題發現率由平均每家次1.2個,上升到平均每家次3.6個,現場檢查App使用率由51%上升到64%,企業問題整改報告上傳率由35%上升到78%,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效性顯著提升。
《中國質量報》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