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好藥:陳修園“午時茶”,居家旅行必備

2023-06-06 21:14:19       來源:個人圖書館-空谷幽蘭80

有好多中成藥,很平凡,很便宜,時常待在藥店很不起眼的角落,但功效卻很神奇。

所以我們特別策劃了[成藥新用]欄目,每周一期,專門給大家分享一些寶藏中成藥。

今天的主角是家庭常備良藥——午時茶。


【資料圖】

午時茶

它是由清朝福建名醫陳修園所創,之所以取名為“午時茶”,是因方中所用藥物共研細末之后,須在農歷五月五日午時這一特定時間內,制成茶餅狀。

同時也因其中含有陳茶,用時如茶一樣煎煮后再服,故而名之。

【來源】《陳修園醫書全集·經驗百病內外方》

【組成】茅術 陳皮 柴胡 連翹 白芷 枳實 山楂 羌活 前胡 防風 藿香 甘草 神曲 川芎(各十兩) 桔梗 麥芽 蘇葉 厚樸(各十五兩) 陳茶(二十斤)

【用法】共為細末,拌勻,五月五日午時,合糊成小塊,每服三錢,加蔥、姜少許,水煎熱服,取汗。

【功用】發散風寒,和胃止瀉。

【主治】風寒感冒,停食,及水土不服,腹痛、腹泄等癥。

【按語】本方所治之證小兒易得,故臨床常用于兒科,小兒脾胃虛弱,易消化不良,若復感風寒,用此方必有效,且有成藥“午時茶顆?!笨捎谩?/p>

藥物組成及功效

這個方子,看似藥的品種很多,但是它的組方嚴密,思路嚴謹,方向明確,功效很強大。

它主要由六類藥組成:

第一類:陳茶

為君藥,其性涼,可散表邪,解毒疫,健脾和胃。端午時節,正值南方氣候暑濕熱盛,以茶為君,當令。

第二類:六味解表藥

羌活、防風、蘇葉、白芷發汗解表;柴胡、連翹疏散表邪。

第三類:五味燥濕健脾藥

蒼術、厚樸、藿香、陳皮辛香燥濕化濁,健脾和胃除滿;枳實與厚樸相配,寬中下氣,消積去滯;此方對于濕滯脾胃造成的小兒脘腹脹滿,胃口差,效果很好。

第四類:三味理氣活血藥

前胡、桔梗宣肺止咳,疏暢氣機,解除胸滿;川芎活血理氣。

第五類:三味健胃消食藥

山楂、神曲、麥芽健胃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這三味是消食化積要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焦三仙,常出現在健脾消食的中成藥中。

第六類:調和藥

甘草又稱國老,起調和諸藥的作用。

用于外感風寒、內傷積食證、癥見惡寒發熱、惡風、頭痛身楚、胸脘滿悶、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咽癢咳嗽。舌質淡紅,舌苔白膩。

治療重點

治療重點在三個方面:濕、寒、滯。所以這個藥適用于治療寒濕體質的人。

如果真的是風寒和積食造成的,午時茶藥到病除。

午時茶的配伍不但有疏風解表散寒的藥,還可以導滯,治療積食,或者受寒后腹痛腹瀉,因此出門旅游出差如果備點藥,強烈推薦午時茶。

常見用途

1.風寒感冒

一次1袋,4小時給藥一次。(當然也可以用風寒感冒顆粒、感冒清熱顆粒等)

2.小兒積食

由積食或者風寒引起的感冒咳嗽,可以一次1袋,少量頻服用藥。

3.暈車暈船

午時茶因為可以芳香理氣,升清降濁,因此常被用來治療暈車暈船。

4.水土不服

午時茶很適合作為旅游、出差備用藥。

5.腹瀉

肚子受涼受寒或吃了寒涼食物,腹痛拉肚不舒服,可以喝一包。

此外,有的醫家還用它來治療濕寒滯體質人的冠心病,因為此藥為午時制作,而午時又為心經運行時,取其同氣相求,同時相應之理,療效很好。

總結起來,任何時候,只要是風寒外感、濕氣郁滯和內有停食,都可以用。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風熱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有汗,口渴,鼻流濁涕,咽喉紅腫熱痛,咳吐黃痰。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切勿盲目試藥。

參考資料:

1.羅大倫博士《治療小兒食積復感寒邪的中成藥午時茶顆?!?/p>

2.《陳修園醫書全集》

相關聲明:

1.本文結合參考資料綜合編輯整理,僅作交流分享,旨在傳播健康中醫知識。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協商。

2.圖片源于平安健康,如有不妥或侵權請隨時與我們聯系刪除。

3.文末留言區開放,歡迎踴躍參與討論。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