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細菌、電力和木材來制造更環保的尼龍材料

2023-07-07 21:51:34       來源:cnBeta


(資料圖片)

尼龍在現代生活中隨處可見,從我們穿的衣服到汽車的安全帶。 問題在于生產它可能是一項骯臟的工作,但研究人員表示,一種新方法可以使尼龍生產變得更加環保。

自從 20 世紀 30 年代尼龍一詞被用來描述由兩種聚酰胺制成的纖維以來,這種材料就以多種方式穩步進入我們的生活。 它重量輕但堅固,使其成為從發動機部件和機器零件到風衣、繩索甚至人造肌肉等各種材料的理想選擇。

這是因為生產尼龍的化學提取過程始于煉油廠的一種名為苯酚的廢品。 這種物質在氫氣的高溫高壓作用下首先產生環己醇,然后產生己二酸,這種化學物質約占尼龍結構的 50%。 這種能源密集型過程會釋放出世界上約 10% 的一氧化二氮,這種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 265 倍。

據一項估計,考慮到汽車行業預計全球尼龍產量將同比增長 6.4%,德國萊比錫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尋找一種使該材料的生產更加環保的方法。

首先,他們專注于另一種從苯酚中獲取己二酸的方法。 他們通過在將苯酚轉化為環己醇的過程中引入電流而取得了成功。

研究合著者法爾克·哈尼施 (Falk Harnisch) 表示:“其背后的化學轉化與既定過程中的化學轉化相同。然而,電化學合成用電能代替氫氣,這種合成在水溶液中進行,只需要環境壓力和溫度。”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項早期研究中證實的過程,其中臺灣假單胞菌(臺灣假單孢菌)負責將環己醇轉化為己二酸。

最后,為了進一步凈化這一過程,研究人員嘗試從木質素中提取苯酚,木質素是木材工業的副產品,已被視為塑料替代品、更好的飲用吸管的基礎以及更環保的 3D 打印材料。 利用電化學過程,他們成功地將木質素一直轉化為己二酸。 然而,該團隊認為,22 小時工藝的 57% 收率需要大幅提高才能用作苯酚的替代品。

“我們的目標是使整個尼龍生產鏈變得環保,”法尼什說。 “如果我們使用生物基廢物作為原料并使合成過程可持續,這是可能的。”

該研究已發表在《綠色化學》雜志上。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