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閱讀只能在書房?在小橋流水、亭臺書院、煙火酒肆之間圍讀陶淵明、白居易、徐志摩等名家的經典作品,這樣的閱讀場景著實令人向往。正在熱播的《斯文江南》這檔節目讓年輕觀眾看到了“雅集”這種中國傳統的文化生活方式,讓年輕的觀眾走出書房,走進天地間,圍坐經典名著旁,感受書墨之香,感受江南煙雨。《斯文江南》用傳統而新穎的閱讀方式打開經典,也讓觀眾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新活力和新魅力。
當下人們生活節奏快,喜歡閱讀的人,若能偷得浮生半日閑,總習慣將自己封閉在書房之中,以期更好地專注讀書。這種方式固然能夠使我們平心靜氣地享受知識,但也會使我們與自然、與人文、與心靈漸行漸遠。《斯文江南》則獨辟蹊徑,在江南不同的景致中,用圍讀經典的方式,帶著觀眾于水鄉輕拂杏花煙雨,于宅院話說先賢人生,于酒肆品味人間煙火,于樓亭暢談文學之音……讓經典文本激蕩起人們內心不息的文化回響。
之所以選擇“圍讀”經典這種方式,《斯文江南》嘉賓黃曉丹在節目中曾說過:“中國人在書面語言上和祖先之間的代溝,可能是全世界最小的。”節目邀請主持人曹可凡坐鎮,黃曉丹、酈波、段懷清、潘知常、韓田鹿等文學學者加盟,鄧超、歐陽奮強、喻恩泰、唐嫣、李健、岳云鵬、李宗翰等擔任演讀嘉賓,共同以兼容專業視角和大眾視角、文學表達和藝術抒懷的方式,激活文字的力量。
這種“圍讀”的方式源于古人的雅集。“雅集”起源于古代文人雅士,在議論學問時配以琴、棋、書、畫、茶、酒、香、花等元素,展現了文化風流,所謂“山水之間有書齋”,因此中國很多著名的書院都建在風景名勝之地。一邊讀書一邊聽聽風兒掠過林梢的聲音,看看淙淙泉水歡快流淌的樣子,馬上就能卸去胸中煩悶,在風景優美的山水間讀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雅集”的社交屬性又使得讀書的過程變得更加愉悅,充分利用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優勢。
走出了書房去閱讀經典,不僅讓觀眾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也讓大家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在節目中,觀眾感受到了地道九江人陶淵明的“澄明之心”、江州司馬白居易的“達哉樂天”
“精忠名將”岳飛的蒼涼悲壯中亦復風流儒雅……再比如節目還讓江西也算江南,因為“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的冷知識熱了起來。
除了繼承了“雅集”傳統底蘊之外,《斯文江南》還通過演員們用動人的演繹,串聯起經典文本里酸甜苦辣的先賢人生,讓傳統文化更加貼近當代觀眾。節目中,岳云鵬演讀陶淵明,身為農村孩子的他恰到好處地體現了陶淵明作為農人非常質樸的一面;喻恩泰演讀白居易,則對身處低谷時自渡的心得頗能共情,同時身為一名江西老鄉,他的身份對于解讀江西文化增加了一重別樣的視角;異域面孔的美國女孩于中美在《琵琶行》中演讀琵琶女,能看到這個女孩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閱讀不是孤獨的,在《斯文江南》圍讀經典,看起來如此雅致,并且充滿了中國文化的氣息。顯然,《斯文江南》不僅為年輕觀眾提供了是一種在傳承中創新的閱讀方式,更為大家提供了一種詩情畫意的生活方式,讓更多的年輕人可以用一種更具活力的方式,來繼承、傳承和發揚典籍中的優秀文化。(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2020036824號-21 聯系郵箱:562 66 29@qq.com